德国人眼中的“家乡”:根与爱的归属
-
“家乡”是什么?三位德国人述说内心根与爱的归属
采访三位从德国移民世界各地的人,他们用独特的视角解读了“家乡”的含义,将“家乡”定义不仅为一个地理位置,更是一种文化认同、情感寄托和亲情温存。
2019年7月22日,对于“家乡是什么?”这个问题,我们采访了三位来自德国,现居世界各地的移民人士。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对“家乡”的理解,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元化的视角。
一位现居印度的德国大使表示,在他女儿搬走、父母和兄弟去世后,他便开始了长达14年的漂泊之旅,辗转于各大洲。如今,“我的家具在哪,我家就在哪。”成为了他的寄托。然而,另一种感受也在悄然滋生。令他感受到“家”的文化之根的地方,无论是黄油扭结包、托马斯教堂的巴赫音乐会,还是晨间散步时想起欢乐的弗里德里希斯海因社区,都让他在遥远的地方偶尔感受到那份温暖。他对家乡的感觉是宽容多彩的德国,带着一点天涯海角流浪的感觉。
一位在布鲁塞尔定居的德国人表示,“家乡就是家人所在的地方”。他认为,有了孩子后才真正将他与布鲁塞尔联系在一起,扎下根来。对于他而言,“家乡”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认同,而非一个地理位置。
最后一位德国人在上海找到了新生活,尽管这里充满了社交和职业的往来,但他依然觉得“第二家乡”的说法很空洞。“家乡只能有一个。” 他回忆起赫本海姆,那里是他青少年时代度过的宝贵时光,积累了最珍贵的经验和友谊。直到今天,他仍然思念着那里。
通过三位德国人的故事,我们发现,“家乡”的定义并非单一且固定不变。它可以是地理位置、文化认同、情感寄托,更是一种包含亲情、记忆和归属感的独特体验。